怎么給寶寶早教?父母怎么給寶寶早教
怎么給寶寶早教,父母怎么給寶寶早教?親子早教對于孩子的影響才是最大的,教子成才是家長的責任,并不是學校的。特別是2歲之前的親子早教,準爸準媽一定要用心學起來,一起陪伴寶寶度過每一個完美的日子。那給寶寶早教可以做些什么?今天小恩邀請恩菲特韓式月子中心楊護士長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親子早教的一些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01與寶寶一起閱讀
親子同時參與閱讀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閱讀習慣。讀物的主要內(nèi)容應該是一些顏色鮮艷的圖畫,文字不宜過多,篇幅不要過長。而且紙張的強度要好一些,以免被撕壞。
將寶寶抱在懷中,使其面朝書本,書和寶寶眼睛保持15厘米為宜。給寶寶講解書中內(nèi)容時,應當使用溫和的語氣。即使寶寶不能夠理解家長說的內(nèi)容,也可以被那種輕松愉快的氣氛所感染,同時,對他今后語言文字能力的進發(fā)展也多有益處。
02玩沙子和膠泥以啟迪思維
大家兒時常有類似經(jīng)歷。所以,當孩子去玩沙子或膠泥時也不要阻止他,相反,沙土含有的微量元素還有益于孩子的健康。
父母可以教會他在沙土上作畫,或教他如何用沙土或膠泥去塑造一些可愛的卡通形象。提醒大家,當孩子玩耍時記得及時給他洗手。
03進行手指訓練
左手剪東西、抓玩具、玩石頭、玩豆豆等,可以鍛煉孩子手的神經(jīng)反射,促進大腦發(fā)育;閉上眼扣扣,練習寫字繪畫,可以增強手指的柔韌性;擺弄智力玩具、排球投籃、學打算盤、做手指操等活動,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性,玩積木、橡皮泥有利于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讓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以更好地開發(fā)大腦兩半球的智力。
04帶孩子出門玩耍
事實上,小寶寶在一至三歲時,正是需要健全發(fā)展身心的初始階段,一旦寶寶有良好的行為反應時,媽媽可以帶小寶寶出門玩耍,以做為犒賞,一方面能讓小寶寶多多見識外在環(huán)境,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學習到,只要表現(xiàn)良好,媽媽就會帶他出去玩。
05親親小寶貝
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歡被擁抱及親吻,而透過肌膚之親,可以讓小寶寶更了解父母的愛意,因此,如果小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好的行為舉止時,媽媽可以適時的親寶寶一下,并贊美他。
例如:“寶寶,你在睡覺前有刷牙,媽媽覺得很高興”。然后,媽媽就可以親親他或抱抱他,相信小寶寶會非常高興,以后都會記得,在上床睡覺前,要先刷牙,才能上床睡覺。
06平等的和寶寶交流
寶寶和爸媽生活在一起,似乎不存在交往、交流缺乏的問題。但事實上寶寶與爸媽有效交流與交往是不夠的,甚至常常被忽視。
爸媽與寶寶認真對話,正確回答寶寶提出的問題,給寶寶清晰、明確的指令,對寶寶提出恰當合理的要求,甚至包括為寶寶盡心盡力地做事等等,這些都是在與寶寶交往、交流,對寶寶的健康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寶寶的交往、交流能力,更多的是通過與爸媽交往、交流練就的,如果爸媽忽視了這一點,寶寶是很難建立起與周圍人交往、交流能力的。
07整理玩具
相信每個小寶寶家中都有不少的玩具,經(jīng)常的會拿出來玩耍,但是一般情況下,小寶寶都沒有自己收拾玩具的意識,玩了過后都是家長來收拾。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寶寶,玩具玩了之后要自己收拾起來,從哪里拿來的,再放回哪里,要擺放整齊才好。久而久之,寶寶就養(yǎng)成了不隨手扔東西的習慣,養(yǎng)成了自己東西自己收拾的好習慣。
08培養(yǎng)社交能力發(fā)展
小寶寶還不會合作游戲,但是可以接受“玩具換著玩”。家長可多帶寶寶到小寶寶多的地方玩耍,鼓勵寶寶和別人交朋友,分享事物,換著玩玩具。但在這個過程中切勿逼迫,如果寶寶實在不同意,尊重即可。同時可以教寶寶體會他人感受,逐漸教寶寶學會分享。
09教寶寶做些簡單家務
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了,如吃飯、收玩具、穿衣服、洗臉、洗手、穿鞋等。家長從此時起可以培養(yǎng)寶寶坐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擺碗筷、擦凳子、洗菜,洗襪子內(nèi)衣、扔垃圾等。
此時不必糾結(jié)寶寶做得有多好,而是要培養(yǎng)寶寶做家務的興趣和習慣,讓寶寶有成就感,可以多夸寶寶努力認真等。
教育孩子要從小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雖然在家里我們通過一定的方法達到早教的目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多注意方法和手段,作為父母的我們更要以身作則,要多和寶寶互動,比如看電視玩游戲等,相信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一定會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教育的。